关于完善PDMS建模管理流程提高质量控制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关于完善PDMS建模管理流程提高质量控制的研究

陈丽1董春辉2 邢伟 3付雷4 马宇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四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PDMS即Plant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它是以数据为中心,在计算机上创建全比例的三维模型软件。PDMS在核电站建设的设计阶段起着重要的辅助设计作用。为了控制设计质量,传统设计文件的出版都需经过校对、审核流程,以保证设计符合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分析PDMS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缺点,根据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在PDMS软件开发,加强功能模块完善的基础上,对设计管理程序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PDMS平台中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PDMS;软件开发;管理程序;质量控制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2D设计在不断的向3D设计转变。相比传统的2D设计模式,直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构思和设计模型的设计方式更直观,其设计程序与现场的实际施工过程相似,更有利于设计人员避免传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错、漏、碰、缺,有效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使项目周期大大缩短,更能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但软件功能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PDMS在设计管理程序上还存在一些不足。PDMS软件没有质保流程功能,对于模型中设计方案的校对、审核流程,软件无法记录,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记录,设计方案也有随时被修改的风险,不易控制设计质量,缺乏可追溯性。因此,本文根据工程设计经验,提出在软件开发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各个阶段管理流程控制,进一步提供设计质量。

2  PDMS设计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PDMS软件有三维布置设计、异地同步设计、碰撞管理、自动提交资料、漫游模拟、交互式标准库、数据库查询等功能。具有多用户设计、进行碰撞、输出各类图纸、模型美观、1:1模拟项目等特点,见图1。其中三维设计和异地同步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应用最多,功能是否完善对设计质量的控制影响最大。根据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发现,在流程控制中存在较大的不足。

图1  PDMS功能图

2.1 三维布置设计流程管理

PDMS软件中的三维模型是根据圆柱、矩形、圆台、圆盘、管嘴等基本体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三维模型。设计者可以根据本专业的需求,在PDMS中根据设计需求建立设备、工艺管道、电气、通风等模型,并根据上游设计要求将相关三维模型放置到合理位置。从而实现由二维转变为三维设计,让整个设计方案更加直观,见图2。PDMS在辅助设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2 阀门、管道模型

在三维布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上游设计输入(独立的设计输入文件或PDMS中已有的土建、工艺管道、设备、检修虚拟空间、通行虚拟空间模型)完成设计初步方案后,口头告知校审人员进行校审。在初步方案校审的过程中,设计输入基本是不完整的,各专业模型也长期处于未固化状态。随着设计的深入,会有新的设计输入文件得到补充,其他专业方案模型也在不断的调整,本专业设计人员也随时根据设计输入的变动对本专业物项进行调整,这就导致设计方案的修改不易得到校审的质量控制。在三维设计阶段的校审流程,校审意见反馈在PDMS软件中的都没形成记录,设计方案的修改过程的难以追踪记录,缺少可追溯性,不利于经验反馈。

2.2 异地同步设计流程管理

每一个项目的设计过程都会涉及多个设计院、多个专业参与。各设计院则可以通过网络在PDMS软件平台下,同时开展工艺、管道、设备、结构、电仪等专业的设计和布置工作。实现多专业同时协同设计,实时地共享空间,真实地模拟现场环境,极大避免现场的干涉率。

图3 多专业异地同步设计

目前PDMS异地同步设计需要定期更新各专业设计方案。在更新周期内,各专业设计人员都在对各自专业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在下一次更新后,各专业物项可能存在干涉,此时需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由于目前PDMS软件异地同步设计功能没有一个较好的流程管理,每一次更新,其他专业的物项都有可能在变化,是否对本专业产生影响,没有提示,即便碰撞了也不会自动生成报告,完全依靠设计人员的主动检查,且难以追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核电站的异地同步设计中,具有专业多、物项复杂、空间狭小、布置优先等级不同等特点,如没有较好的设计管理流程限制,各专业协调设计效率、质量都难以得到保证。

3  PDMS设计流程管理改进方案

针对目前PDMS三维布置设计、异地同步设计存在的不足,从流程管理方面提出以下两点改进方案,以提高设计质量的控制。

3.1  PDMS三维布置设计流程管理改进

以电缆桥架布置流程为例:编写根据设计输入进行初步方案设计,三维建模,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三维模型校审流程,方案确定,再根据二维出图原则进行抽图,编制成规范的图纸文件。再对2D图纸进行校对、审核签字等流程,完成设计文件的出版。在三维布置设计中,对于在PDMS软件中设计方案的校对、审核,软件平台没有功能性记录,不易控制设计质量。应提升软件开发,完善编校审流程功能。在保证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于设计效率和对PDMS功能要求不同的方面考虑,提出以下两种对三维布置设计流程管理改进的方案。

方案一是根据核电站工程设计阶段实际条件,设计人员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开发专门的提交校审流程功能模块,冻结所有本专业编写设计范围内的数据,不能再更改,由校对人员进行校对,提出修改意见记录,返编写,此时编写才能修改模型。如校对无意见,可直接提交审核,数据仍处于不可修改状态,由审核给出修改意见记录后返编写,此时编写可修改设计模型,重新完成上述的流程,具体流程见图4。各专业设计上游条件是动态变化的,本专业需要时时变更数据,但处于校审流程中的设计无法及时更新,校审根据最新上游数据核实时发现编写设计错误等问题,等校审返意见后再进行修改。该方案的优点是可对三维设计质量进行完全控制,满足质保要求。

图4 三维布置设计流程管理程序方案一

方案二是编写完成设计后,提交校对,对编写设计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完整的保存、记录,校对仅对提交内容进行校对。此时编写仍能够修改模型,完成动态改进,保存修改记录,如此时已完成校审流程,编写仅对修改部分的内容提交校审。如未完成相应的流程,编写将根据校审意见再次进行修改模型,软件自动保存上一次提交编写后的所有修改记录,完成编写设计后,再提交校审流程。校审时可关注流程提交后是否有相应的修改记录,从而确保校审方案是否为最新设计。设计完毕出版图纸后,在施工阶段过程中收到我上游设计信息输入,导致修改电缆桥架的,可在系统中录入修改依据,校审及后期做到有据可查,做到三维和现场变更单信息输入一致,更好追踪变更原因。具体流程详见图5。该方案需保存大量的修改数据,校审流程较多,需编校审人员时时跟踪各专业设计的变化,以确保各专业设计的准确性。该方案优点是可确保设计质量控制,动态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修改依据查询更简洁、便利,有利于各项目设计的经验反馈。

图5三维布置设计流程管理程序方案二

3.2  PDMS异地同步设计流程管理改进

对于异地同步设计,在完善三维布置设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各专业间设计方案变更管理流程功能模块,要求对每一次更新的数据都进行记录,自动生成方案修改报告,各专业可对报告进行核实,以便快速识别其他专业方案的修改是否对本专业产生影响,高效高质量完成专业方案协同设计。

总结

核电站布置涉及多个单位、多个专业协同合作,为确保各专业顺利开展项目工作、提高建模质量,增加三维软件校审流程势在必行。PDMS平台改进设计方案单一专业的校对和审核的管理流程、多专业综合管理流程功能,以便相关变更依据更便于查询、追踪,提高建模质量及合理性,避免了设计返工的情况,有效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减少人力浪费,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