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军区淄博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255000,山东淄博
摘要: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抗凝、降血脂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而共情式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共情式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运动障碍;共情式护理;依从性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脑梗死这种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对脑梗死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增加,但对于脑梗死治疗后患者运动障碍的护理却显得较为困难,因此,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十分必要。共情式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索共情式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的影响效果,本研究将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共情式护理干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75~85岁,平均(80.3±3.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6例,女5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属共情式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其掌握共情式护理方法与技巧;其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帮助其了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然后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运动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motor score)、 Barthel指数(BI)的变化。
4.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实施共情式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根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价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2.认知功能。采用 Dunnett运动功能评分法,即以0-10分进行评分,0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10分为认知功能障碍严重;
3.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分,其中包括3个维度,即日常生活能力(ADL)、日常生活活动(ADL);
4.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其中焦虑自评量表包括1-5分7个项目,抑郁自评量表包括1-5分10个项目;
5.运动功能。采用改良 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分,其中包括10个项目。其中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6.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筛查评估表进行评分,该量表包含20项内容,其中0-2分为无并发症;3-4分为轻微并发症;5-7分为中度并发症;8-12分为重度并发症。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实施共情式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3个维度。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患者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共情式护理干预方案:本次研究中,共情式护理干预方案由5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指导,主要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指导;第二部分为生活能力训练,主要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指导;第三部分为心理疏导,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指导;第四部分为并发症预防,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指导;第五部分为出院指导。基本信息指导主要包括:第一、基本护理知识培训:主要针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知识进行培训,帮助患者了解相关护理知识。第二、生活能力训练:主要针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第三、心理疏导: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第四、并发症预防: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
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采取了统计学软件 SPSS21.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共情式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本次研究中采用了 Randomized Cohen评分法对共情式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将患者的运动障碍分为9个等级,其中0~5为0分;6~9为10分;10~15分为16分;16~20分为20分;21~25分为25分;25分以上为30分。当分数越高,表示共情式护理干预效果越好。
四、结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共有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共有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7.23±2.81)分,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18.57±3.51)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共情式护理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完成了12周的护理干预,在此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照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血压升高2例、皮肤感染1例;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血压升高3例、皮肤感染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共情式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缓解运动功能障碍的症状。
五、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人群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患上了急性脑梗死等疾病。对此,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共情式护理干预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共情式护理干预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进行共情式护理干预时,应先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变化。然后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共情式护理干预中,应充分利用家属资源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例如,家属可以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与鼓励;同时也可以利用家属资源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等。在临床上,许多脑卒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问题,而共情式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施丽华.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2,46(06):992-993.
[2]胡宗萍,郭敏,吕登智等.共情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17):2961-2964.
[3]王小玲,胡利,万熊等.共情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情绪、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2):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