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陕西 商洛726000
摘要:计划生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而健康教育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健康教育通过普及生殖保健知识,倡导优生优育理念,能够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促进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当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内容针对性不强、方式单一覆盖面小等问题,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成效,新时期应创新健康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推动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
引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健康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生殖保健知识,传播优生优育理念,能够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念,自觉践行计划生育政策。在新的人口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增强育龄群众的获得感,对于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健康教育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引导科学生育行为、促进计划生育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教育能够普及生殖保健知识,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向育龄群众传授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生殖保健知识,帮助育龄群众掌握科学的生育调节技能,增强生殖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针对育龄妇女开展孕前、孕期、产后等不同阶段的健康指导,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从源头防范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康教育有利于倡导科学生育观念,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通过健康教育,可帮助群众树立“少生优生”的生育观,转变“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引导群众摒弃性别歧视,杜绝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积极宣传晚婚晚育、一孩一对等计划生育政策,提高群众对国家人口政策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自觉将政策内化为行动,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康教育内容脱离群众实际需求的问题比较普遍。部分地区仍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套餐”,照本宣科式地向群众灌输生理卫生、避孕节育等知识,缺乏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特点的细致分析,难以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不够及时,一些地方的宣传资料、展板等内容陈旧,未能及时吸收生殖健康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有不小差距,并且不同部门各自为政开展健康教育,缺乏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出现教育内容雷同、缺乏连续性的现象,教育实效大打折扣[1]。
(二)健康教育方式单一,覆盖面有限
不少基层计生部门仍习惯于采取“一言堂”式说教,通过发放宣传页、张贴标语等单向灌输健康知识,忽视了与育龄群众的良性互动,难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即便组织培训讲座等活动,也流于形式主义,照本宣科念稿子,内容空洞无物,参与率不高,健康教育覆盖不平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健康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平原地区,对偏远山区、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投入不足。对流动人口、高龄产妇等重点对象的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其特殊需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部分计生部门对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宣传阵地关注不够,传播方式向信息化、智能化升级。
三、加强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健康教育内容,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需求,紧密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生产生活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教育内容。对城市地区可重点开展优生优育、科学备孕等指导,对农村地区可侧重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普及,切实解决群众在婚育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特定对象要实施精准教育,如针对高龄产妇开展孕期保健指导,针对流动人口开展随迁子女教育指导等,最大限度满足其差异化需求,计生部门要与卫生健康、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机制,及时掌握生殖健康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健康教育的时代内涵。加强对新婚人群、青春期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服务,要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育龄群众的获得感,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殖健康行为[2]。
(二)丰富健康教育方式,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要创新教育形式,综合运用讲座培训、案例分析、情景互动、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充分利用“世界避孕日”“六一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生殖健康意识。要注重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发掘宣传身边典型事迹,用群众语言讲生殖健康故事,引导群众学先进、找差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着力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新格局。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精心打造一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产品,开设在线咨询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流动人口聚集地投放健康教育触摸屏,利用LED宣传栏滚动播放生殖健康标语口号,扩大健康教育的辐射面,在偏远山区、农村组建健康教育宣讲小分队,采取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将教育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要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妇联、红十字会等资源,构建专兼结合的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党政主导、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生育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结语
健康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服务育龄群众、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中具有突出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计生部门要准确把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探索突破,构建内容精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健康教育新格局,不断增强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意识,引导形成生育文明、优生优育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宏粉.孕前健康教育护理联合孕前优生检查指导对计划妊娠妇女的干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2024, 34(22):154-155.
[2] 王芳,秦艳,张玉霞.强化心理支持护理与微信群健康教育对更年期失眠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 2024(6):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