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 方葛龙 陈邦孟
浙江城乡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在新形势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策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强化施工合同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旨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践中的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创新策略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造价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成为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多头管理导致的混乱局面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变得异常困难,进而影响了整个项目的推进效率。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重复工作或职责不清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还可能导致决策过程中的冲突与延误。此外,现有的计价方式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传统的计价模式往往基于固定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灵活性和动态调整机制,无法及时反映市场价格波动和成本变化,从而降低了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2设计与管理脱节
在建筑工程实践中,设计与造价管理之间经常出现脱节现象。设计阶段通常缺乏有效的造价管理支撑,设计师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而忽略了经济性和可行性。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造价需求不符,增加了后期的成本控制难度。另一方面,造价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导致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无法及时反馈给设计师,进一步加剧了两者之间的脱节问题。为了提高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必须加强设计阶段与造价管理的紧密结合,确保每一个设计决策都能在经济上得到合理支持。
1.3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招投标管理的不规范是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招标文件的质量参差不齐。许多项目在启动初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使得招标文件中的信息不全或不准确,直接影响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招标文件信息不全常常会导致后期管理上的诸多困难。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频繁出现变更和调整,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操作,从源头上确保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性和透明度。
1.4施工过程监控不力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质量监控措施不到位,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存在较大隐患。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施工单位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工程质量标准,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影响。此外,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施工质量难以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监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甚至可能出现监而不理的现象。因此,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体系,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
1.5信息管理落后
信息管理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目前,许多工程项目仍然依赖于传统的手工记录和纸质文件,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这不仅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也使得信息传递效率低下。数据分散且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变得困难重重,难以形成有效的决策依据。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集中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可以大大提升造价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创新策略
2.1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在新形势下,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建立一个全面的造价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更新,从而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此外,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通过传感器和其他智能设备收集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如材料使用情况、施工进度等,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透明度。这种技术驱动的方法不仅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显著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2.2推行全过程成本管理
推行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维护的全方位管理策略。这一方法强调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进行精确的成本控制和预算编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项目的早期规划阶段,应进行全面的成本估算和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并在后续阶段严格执行这些计划。同时,通过定期的成本审计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全过程成本管理不仅有助于避免预算超支,还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实施效果,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
2.3强化施工合同管理
强化施工合同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条款得到严格执行,防止出现违约行为。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合同的审核、签订和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合同纠纷,减少因合同问题导致的项目延误和经济损失,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2.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项目需求,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首先,要注重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造价管理队伍,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技术支持,使员工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能。其次,应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充实团队的专业力量,提升整体业务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造价管理团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加强与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够确保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再到运营维护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无缝衔接,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特别是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设计方案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能有效控制成本。此外,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倾斜也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可以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3.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创新和发展的机遇。通过本文提出的这些创新策略,对于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随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造价管理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期待更多的专业人士能够投身于造价管理的创新研究中,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珍.新形势下加强房屋建筑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措施[J].财经界,2024,(17):24-26.
[2]宋佩佩.数字化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创新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17):86-88.
[3]贾爱卿,李洪海.大数据时代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创新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4,33(1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