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323198908230327
徐州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推进聚焦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增进使用效能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关键环节,通过针对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管理、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执行严格的质量管控手段,可切实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情形,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落实技术交底以及材料检验工作;施工开展之际,需要强化现场管理与质量检查工作;得将重点监控的方案落实到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当中;技术质量控制重点聚焦的内容是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工艺的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直接关联,在实施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质量检验关键程度极高,施工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行动不仅关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达成以及其使用年限,伴随建筑技术不断演进以及复杂性加剧,质量控制措施也肯定要相应强化,本文计划依照施工准备、过程控制环节、重点部位与关键工序以及技术应用等路径开展,审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手段,预计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典例,实现建筑工程高质量完成目标。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保障建筑结构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石。从项目奠基之初,地基处理是关键的第一步。如若基础的承载能力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或处理工艺有缺陷,都会使建筑物后期产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墙体裂缝和倾斜等重大结构问题发生。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更显得尤为重要。钢筋强度,规格及锚固长度与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质量直接决定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例如在高层建筑物框架结构建造过程中,如果梁柱节点钢筋布置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则会使节点抗震性能减弱。同时模板工程质量不可忽视,与混凝土成型尺寸精度及外观质量密切相关。
1.2 提升建筑使用功能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对于促进建筑使用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义。建筑在使用功能上涉及到了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空间合理使用,设施设备正常工作和环境舒适。从空间布局来看,准确的建设可以确保墙体,门窗等位置准确,以达到对空间有效利用的目的。比如合理户型设计要求建设准确落实,才能保证室内尺度合适、符合居住者居住需求。对给排水系统而言,高质量管材选择及精细安装工艺可以确保水流畅通,避免出现漏水及堵塞等问题,确保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安全。电气系统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的线路布局和高品质的电器设备安装是确保满足各类电器使用需求的关键。
1.3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关键。建筑是社会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平稳发展。对公共建筑来说,例如学校,医院,车站等等,如果发生质量问题的话,其影响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学校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如果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而使建筑物在灾难来临之时得不到有效避难,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与此同时,建筑质量问题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纠纷,从而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在环境方面,标准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在施工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例如控制建筑垃圾产生量,降低施工噪音以及保护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并且,优质的建筑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由于经常修缮与重建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的需求。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等关键性作用。一是施工图纸应全面详细地审核。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对图纸进行深入的研究,查看图纸上有无设计缺陷,尺寸标注错误和专业间的冲突,并及时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和解决,以免因为图纸出现问题而造成施工失误。二是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针对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流程,技术措施,质量标准和进度计划,保证了施工过程的有序开展。再者施工场地准备也不可忽视,主要有场地平整,通水通电,临时设施搭建等等,这些都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建设所需要的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要经过严格质量检验及进场验收,查验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是否达到要求,杜绝不合格品流入施工现场。另外,施工人员要经过技术交底及培训,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等,增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操作技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最核心的环节。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为首要任务,明确部门与人员质量责任,强化质量监督与评价,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各道工序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前道工序未通过验收的,不允许进入后道工序建设,以保证工序质量达到要求。强化施工工艺监控,发现并修正施工中存在的偏差与问题。如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配合比,浇筑速度及振捣质量进行控制,防止蜂窝,麻面质量缺陷的产生。同时实时监控记录施工期间地基沉降,结构变形及其他关键参数,从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及采取适当措施。另外,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使施工现场整齐划一、井然有序、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以免因为赶进度而忽略了质量问题。
2.3 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重点部位与关键工序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一定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对基础工程尤其是深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性。针对地基处理而言,对施工参数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地基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梁柱节点,钢筋连接和混凝土浇筑这几个关键工序为质量控制关键。严格审查梁柱节点钢筋布置及锚固情况,以保证其抗震性能。钢筋连接应确保连接质量并使用适当的连接方法,例如焊接和机械连接。混凝土浇筑应控制浇筑顺序及时间间隔,防止冷缝及其他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对防水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中的重点部位还应制订专门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预期目标。
2.4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先进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行不断地介绍与运用,可以提升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比如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现场湿作业的发生率并提升施工的准确性与质量。同时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测试与验证,以保证其工程适用性与可靠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追踪和后续的维护,我们建立了施工技术档案,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技术文件,如施工图纸、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日志和检验报告等,进行了及时的整理和存档。强化施工技术人员培训与评价,提升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进等工作,突破建设中的技术难点。
结束语
实施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属于系统工程,需从多个维度开展,切实执行各项控制规程,依靠加大施工准备、过程管理以及对重点部位与关键工序的监督力度,且合理运用新型技术,可以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层级,这不仅对保障建筑物的结构稳固与使用功能有益处,还能达成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的发展形势,质量控制工作路途漫漫,要求各方相互配合,不断改进且完善现有的控制手段,以符合逐渐繁复的建筑环境及需求。
参考文献
[1]方伟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居业,2024,(12):101-103.
[2]李小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26.
[3]王晓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