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201400
【摘要】目的:分析AI虚拟护士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择100例患者,时间为2023年10月份至2024年10月份,参与的患者分成了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AI虚拟护士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稳定,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提供AI虚拟护士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提倡。
【关键词】理论;实践;AI虚拟护士;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长速度快,作为我当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积极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当前我国多数医院选择动态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水平,虽然显示血糖的变化趋势,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存在不足,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不到位,对科室内的血糖管理缺乏专业性,导致患者易出现高血糖的状态,患者感染的风险增加,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患者出现死亡的风险增加[1]。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AI作为一个快速的发展方向,在糖尿病患者患者当中被逐渐所应用,完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时间为2023年10月份至2024年10月份。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范围34-75岁,平均年龄为57.26±1.58岁,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6例,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35-76岁,平均年龄为58.56±2.47岁,女性25例,男性25例。分析我院在此期间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性不大,P>0.05。
纳入条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精神健康;可进行研究;
排除条件:合并影响本次厂家的心脏、肾脏、肝脏等重大脏器疾病;严重的认知障碍;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给予有效的饮食、用药指导。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AI虚拟护士管理,具体包括:1、科室内建立微信公众号,嵌入AI虚拟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科室内就医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加入到微信公众号内,指导患者在公众号内与AI虚拟护士进行沟通,明确疾病的相关知识,如何开展自我管理,如何正确的监测血糖,如何开展饮食管理,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的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2]。2、实现血糖的变化捕捉,AI虚拟护士,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饮食方案,选择低糖类食物,并在每日记录自身的血糖变化水平,出现异常后及时就医。3、建立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患者具一定的特殊性,其病情、体质、生活习惯均存在差异,单一的护理存在不足,AI糖尿病专科护士应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与患者在公众号内进行聊天、沟通,告知患者建立乐观情绪的重要性,积极的运动,良好的心态可以促机体的康复[3]。4、指导患者积极运动,合理的运动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患者每日在公众号内打卡,由AI专科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运动方案进行改进,以提升运动效果。
1.3实验指标
1.3.1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计量资料一般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常用的检验方法为t检验(两组比较)或方差分析(多组比较),X²检验主要用于计数资料,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x±s) | ||||
组别 | 空腹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13.12±2.71 | 9.72±0.49 | 11.68±1.51 | 8.06±0.46 |
实验组 | 13.14±2.81 | 7.21±0.92 | 11.67±1.63 | 6.53±0.27 |
t值 | 0.031 | 9.005 | 0.029 | 6.208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随着当前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激增,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无法满足当前医疗需求,患者数量增加,医疗资源分布受到限制 ,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照护。当前人工智能的普及,AI在糖尿病医疗照护当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不论是粮尿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护理均可以有效的整合,该种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糖尿病照护模式,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AI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干预方案,也可以通过对话的方案,干预患者的饮食以及运动,实现预防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运动方案,更好的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整体护理质量更上一层楼[4]。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为稳定,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但人工智能发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如何完善数据标准化管理,患者的动机、道德、技术成本和隐私的敏感性,故AI在应用过程中应摆脱其不足,充分的利用其优势,强化糖尿病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闫朝霞,陈小平,程团结,朴金龙,谢欣蕾,常红叶.基于5G网络的复合型糖尿病AI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4,39(5):6-9.
[2]蔡文清,张辰,陈阳,张雨萌,苏雅静,陈婉君,李庆印.虚拟数字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27):79-84.
[3]陆慧雯,刘翠苹,李庭珍,张颖雯,谭静,张培虹.AI赋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4):1-5.
[4]李蒙,梁茜,郭辉,辛霞,马洁,王娜,李婷,姚倩倩,赵梦,施秉银.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信息化血糖管理在虚拟病区围术期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3):321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