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本文深入剖析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质量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旨在为园林工程从业者提供参考,提高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园林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关键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控制
一、引言
园林工程涉及绿化种植、园林建筑、园路铺装、给排水及电气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施工过程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项目管理中,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是保障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风险控制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还影响着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深入研究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风险
(一)自然风险
气候条件影响:园林工程多为露天作业,气候条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显著。暴雨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积水,造成土壤流失、苗木被淹,影响苗木成活率;高温干旱天气会使苗木水分蒸发过快,增加养护难度,若不及时补水,易造成苗木死亡。持续的阴雨天气还可能延误土方工程、园路铺装等室外作业进度,导致项目工期延长。
自然灾害破坏: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冰雹等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可能对园林工程已建成部分造成严重损害。台风可能吹倒刚种植的大树,破坏园林小品和建筑设施;冰雹会砸坏花卉、苗木及园林景观设施,增加项目修复成本,影响项目交付时间。
(二)市场风险
材料价格波动:园林工程所需材料种类繁多,包括苗木、石材、木材、建筑材料等。市场供求关系、国际经济形势、运输成本等因素导致材料价格波动频繁。苗木受季节、产地、市场需求等影响,价格变化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直接增加项目成本,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因成本超支影响项目资金流,导致项目停滞。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园林工程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熟练的绿化工人、技术工种短缺,导致人工费用不断提高。同时,劳动法规的完善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也间接增加了用工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项目预算产生较大压力,影响项目经济效益。
(三)技术风险
设计方案不合理:园林工程设计方案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若设计方案不合理,将给项目带来诸多问题。设计风格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植物配置不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园林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等。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变更设计,增加工程成本,延误工期,甚至影响项目整体质量和使用功能。
施工技术水平不足: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涉及绿化种植技术、园林建筑施工技术、水景营造技术等多个方面。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施工工艺不熟练,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绿化种植中,苗木种植深度不当、浇水养护不科学,会影响苗木生长和成活率;园林建筑施工中,施工工艺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建筑质量问题。
(四)管理风险
项目组织管理不善:园林工程项目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参与方,若项目组织管理不善,各参与方之间沟通协调不畅,职责分工不明确,容易出现工作推诿、重复劳动等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建设单位对项目监管不力,不能及时决策项目中的重大问题;施工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施工计划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当,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项目无法按计划推进。
三、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自然风险控制策略
施工进度调整: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将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施工环节,如土方工程、苗木种植等,安排在适宜的季节进行。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基础工程和排水设施建设,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和防护措施,防止积水和土壤流失。制定应对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当遇到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采取相应的防护和补救措施,如搭建遮雨棚、遮阳网,对苗木进行灌溉和保湿等。
灾害预防与应对: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提前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在易受台风、冰雹等灾害影响的地区,对园林设施和苗木采取加固、防护措施。对大树进行支撑加固,搭建防护网保护花卉和苗木。制定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灾害发生后的抢险救援流程和责任分工,及时对受损设施和苗木进行修复和更换,减少灾害损失。
(二)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材料价格风险管理:在项目预算编制阶段,充分考虑材料价格波动因素,预留一定的价格风险储备金。建立材料价格监测机制,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及时掌握材料价格变化趋势。与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套期保值等方式,锁定材料价格。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材料采购计划,根据市场价格波动适时调整采购时机,避免在价格高峰期采购材料。
劳动力成本控制: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因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导致的返工和窝工现象,降低人工成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任务,避免人员闲置和浪费。与劳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劳务价格。同时,关注劳动力市场动态,提前做好劳动力储备和调配计划,应对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问题。
(三)技术风险控制策略
优化设计管理:在项目设计阶段,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平的设计单位,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项目定位和使用功能要求,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园林建筑结构安全可靠。建立设计变更管理流程,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审批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若因实际情况需要变更设计,应及时评估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强化项目组织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监管,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施工单位应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各方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结论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质量风险等常见风险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保障园林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实际项目管理中,园林工程从业者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确保园林工程项目在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目标内完成,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贾荣哲.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策略探析.市政工程,2023-02.
[2]林祥发. 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策略探析林祥发.建筑设计及理论,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