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罗智勇

惠东县吉隆轿岭小学,广东 惠州 516300

摘要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育人理念逐渐渗透了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也包括小学数学课堂,将更多地关注学生们能掌握多少数学的知识与技巧、搭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增强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文章主要从培养数学核心能力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展开、有效策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近几年来,有关如何使小学生发展好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教育方法进行了思考与探讨。也涵盖了启迪学生思维、自我学习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加之作为一门基础课,数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无法体现,因此便更为重视该科教学方法及其教材教法的变化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是一个教育观,也可以说是教学的最高追求。核心素养具有鲜明的指向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是学生终身生存、终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所组成的合力。其既可深入情绪、价值和态度等非认识领域,又能从大方向、大角度、大层次影响个体的生命成长[1]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于教育效果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也可以发现有部分学生基于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解答过程较为复杂等原因会对掌握的知识较为枯燥、乏味而产生畏惧困难的心态,这会降低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由此则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提升。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以及单向的操作性技术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然而,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以及时代发展背景之下,这种教育方式在创新性上存在巨大漏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是教师主要采用的课堂学习内容以及学生习得的方式,而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缺乏探究、发散、思考等问题,从而导致其难以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数学核心素养。长期处于这种模式教育下,学生的主动性以及个体性可能被忽视,并根据预定的模式解决事物问题,缺乏发挥以及探索的机会,不利于扩展其思维空间,从而导致学生排斥数学,也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发展学习[2]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改善数学课堂导入形式,渗透落实核心素养

1、采取问题导入法,培养学生抽象数学推理素养

作为一位教授小学生数学的教学者,激发现在学生的习学兴趣及活跃学生思维是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也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利用设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数学逻辑学习。其实,在学习任一科的教学环境中,引子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它是调动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3]。利用这种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师能够事先对设计的一连串具有启发性和梯度的问题,就好像是一条条的目标指引着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思考揭开知识的秘密。如,在教分数加减法的时候,首先提问一个问题,“如何将一个苹果分成四份并分给四个小朋友”,这是一个典型的关于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也可以切入到分数的核心概念: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将分数的概念联想到一起来,理解了分数。这些问题都与所讲述的主题相关,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能有效激发起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能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逐渐思考和验证如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等问题。学生们也能通过实践、组间探讨等多种途径补充自己的知识记忆和掌握。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探究和验证,最后能够找出正确的分数加减法原理。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促进作用,还能学得更多,提升自己的数学逻辑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力不可忽视。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现今的教学实践已显著地融入了信息技术,这一转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效果,相较于过往单纯依赖黑板、粉笔及传统教材的授课方式。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如互动白板、在线教育资源、以及多媒体软件等,不仅能够实现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演示,还能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从而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关键在于克服其难以直观理解的固有问题,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恰能有效揭示这些深层次内涵,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实现对其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动画视频与互动软件等形式的应用,显著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此类教育资源独具匠心地将抽象的数学原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显著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障碍,进而极大地提升了教育传授的效能与学习者的理解深度。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动画、PPT进行展示,也给教学增加了新元素

[4]。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难懂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地展现出来,进而有助于理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事实上,动画作为鲜活的视觉艺术手段,能直观地展现出知识点的发展过程。数学学科中也可以通过动画的变化展现更多的人去了解数学,通过动画能直接看到函数图形的变化、几何图形的转动和平移等,这些都是在以前感觉难以想象到的数学现象,而如今却可轻松掌握。视频资源则以其广泛的表达技巧和大量的信息存储特性,为开启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学习数学相关的信息,不论是数学家一生的历程、数学原理是如何被发现的、还是数学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等,皆可在视频中直观展现。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拓展了数学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用信息技术能够容易得到学习资料和资料,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学习节奏。这样独立且随意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对数学的开展来说,在低水平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具体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方法来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使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打下更好的后续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拉毛草,董连春,何伟. 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藏族数学文化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2023,32(1):38-46.

[2] 苏傲雪,陶铭铭,何伟,等.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数学问题的特征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23,32(4):57-64,77.

[3] 辛京京,马由然,郝连杰.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 ——以"一亿有多大"为例[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2):20-23.

[4] 吴英玉,张丽芳. 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12):80-82.